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让人发晕 - 健康之初


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让人发晕

核心提示:过去的女大学生 认为只有在相爱的两人之间才可能发生性关系,性也表示了他们的关系将发展到确立婚姻关系。

  过去的女大学生 认为只有在相爱的两人之间才可能发生性关系,性也表示了他们的关系将发展到确立婚姻关系。

  而最近几年,某些女大学生虽然仍然认为两人如果相爱才会发生性关系,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会和他结婚。

  现在发展到有的女大学生认为,即使两人不相爱,只要不是互相利用,也可以发生性关系。

  女生是性观念转变的关键

  某校一位女生坦然承认已经与男友尝过“禁果”,她说当这位男友的目光凝望着她的时候,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会荡漾全身,她会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该是自主选择性的时候了,发生性关系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是哪个人先提出来的。

  可见青春期到来后,女性和男性一样,与异性交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并希望得到性知识和性经验。

  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表示没有和父母深聊过性的问题,即使有也多是上了大学后,父母对发生性关系严重后果多方劝戒或反复渲染,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提心吊胆的多是母亲,父亲有也仅限于旁敲侧引。

  学生大都能理解父母为何对性如洪水猛兽,北大一位学历史的女学生给记者分析说:“他们那个时代对处女极其重视,我妈妈常对我说男人都是小心眼的,怕我一旦‘那样’了就没男人会珍惜自己了。”

  而她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的结论却是现在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不会对“第一次”如此较真,她坦然对记者说“时机成熟时”,她会考虑去体验一把的。而这些都是她不愿与母亲交流的,既使发生了性关系,她也会瞒着母亲。

  性需要已被女大学生们普遍认为是正当的欢愉与渴求,现代避孕方法的发展和推广也导致了女性性活动的增加。还有的女学生对记者表示,她认为自己已经身心发育成熟,她们需要得到成熟异性对她是“女人”而非“女孩儿”的认同。

  过去的女大学生认为只有在相爱的两人之间才可能发生性关系,性也表示了他们的关系将发展到确立婚姻关系。而最近几年,某些女大学生虽然仍然认为两人如果相爱才会发生性关系,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会和他结婚。

  现在发展到有的女大学生认为,即使两人不相爱,只要不是互相利用,也可以发生性关系。

  记者采访的人中只有少数几个女学生报着守身到结婚的念头,其中一个来自边远地区的女生羞羞答答地来到记者身边,听了一会很坚定地说:“在乎‘这个’的男人才可靠,女人也得在乎。”

  另外一个城市女孩 则表示:“我要把最好的留给将来那个守着我一生的丈夫,这样我才敢在以后面对他。我觉得这不是保守。”

  外地学生更易发生性关系

  在校外租房在一些大学生中已经成了普遍现象,某些学校对此的态度则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学生反映出去租房,性需求的因素也就占了一小部分,还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宿舍“脏乱吵”条件太差,学习和生活太不方便了。

  某工科大学的一个大三的男生说早就烦透了大学宿舍的环境,后来交了女友,发现她也同样讨厌宿舍,一拍即合正好就搬了出来,否则自己是不敢如此早就发生性关系的。

  大学生们还反映外地学生比本地学生更容易发生性关系,孤独就是首要原因。观察表明,知识层次越高的人越易产生孤独感,大学生告别父母、人地生疏,孤独之感自然升起,为了排遣寂寞,他们总是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试图他乡觅知音。

  父母不在身边,无形中好像少了监督的眼睛。

  目前的本科在校生大都出生在1978年以后,受西方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影响很深,他们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往往我行我素相信自己的选择,对待性的问题更加开放,贞洁已经不对他们造成心理压力,而对待同居的态度还会生出类似互相攀比的心理。

  大学生真的可以如此“长大”吗?他们对性真的如此明明白白了吗?

  被采访的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的性心理基本健康,但当记者问他们觉得自己性心理健康在哪儿时,有人能说出几条;而问到不健康在哪儿时,他们则大都支支吾吾不知应该说什么了。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